1.顶层制度设计已经初步形成,从政策层面,从技术标准层面,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。
2.规模化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地形成。不同的地区,因地制宜,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路径。
3.先进的技术,标准规范,已经基本健全。2016年陈政高部长亲自督办的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》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》《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》三套技术标准,在今年已经全部完成,2017年6月份正式实施。
4.技术体系比较完善。三本技术标准,梳理了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、木结构的主要技术体系和工程实践案例。当然,技术体系也要不断地创新,一些龙头企业,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地优化,不断地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。
5.试点示范城市、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。对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审批,过去是非常严格的,按新的文件要求,要规模化发展,所以在量的方面可能会迅速增长。到目前为止,全国有11个试点示范城市,66个产业基地,涵盖了8种类型。根据目前统计,全国试点示范项目总量80%是在试点城市,80%以上的项目是由产业基地的企业完成的,所以这个产业集聚度还是非常高的。
6.各地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。在装修一体化施工中,对建设管理部门检验、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包括过去没有预制构件的检查,现在就要求要前置到工厂对预制构件进行检查,这都需要监管的创新。
7.对全国装配式建筑开展的情况不完全统计。各地过去的衡量标准不一样,这个统计不够准确,下一步要建立全国的统一新系统,会严格按照上报的条件进行统计。
2014年以前,全国装配式建筑每年是3000万平米左右,发展还不是很快,到2015年、2016年就发生了一个翻倍式、井喷式的迅速发展,预计2016年达到甚至超过5亿平方米;当然,这5亿平方米是涵盖了各种类型,水平也是参差不齐。另外,示范工程的建设情况,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密切关联的。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是重点发展区域。在这些重点发展区域,各省市还要提出本地区的重点发展区域、积极发展区域和鼓励发展区域。所有的施工企业在转型,在去找项目的时候,就要跟国家的定位目标相一致,跟当地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相匹配,特别现在要求在给地方指导做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的时候,提出来要做项目清单,如果作为城市,仅出台指导意见,比较务虚,没有项目清单,企业要谨慎进入市场。过去有些企业走了一些弯路,进去之后,政府承诺的没有兑现,企业投资建了预制构件厂之后,没有项目支撑,这就是很大的问题。所以现在希望地方政府每年把政府投资的项目,包括保障房项目、公共建筑还有一些商品房,多大规模以上要做,都列出项目清单,接受社会监督、舆论监督,这样企业才能放心地进入搞装配式建筑。
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,有很多专家提出来,装配式建筑容易搞成千篇一律,特别呆板,没有美感。装配式建筑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的时候,特别邀请专家讲装配式建筑的美学设计,倡导户型、构架的标准化,要与外置建筑设计的多样化、美观化相匹配,不仅仅是装配式建筑,传统建筑设计也存在普遍共性问题。所以希望在装配式建筑方面,能够率先打破千楼一面,包括色彩综合方面,能够做得更好,让大家感觉到工业化建筑不仅质量好、性能好,外观同样漂亮。
专利发明人周兴和先生和星河团队,历经30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应用,以秸秆、稻草、锯末、旧木材、植物纤维粉、粉煤灰等作为原料,通过核心技术及专用设备生产出各类绿色建材。专利发明人周兴和先生和星河团队,历经30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应用,以秸秆、稻草、锯末、旧木材、植物纤维粉、粉煤灰等作为原料,通过核心技术及专用设备生产出各类绿色建材。
星河建材的诞生,让建筑告别了“拖泥带水”,完全改变了传统建筑的肥梁、胖柱、深基础、湿作业。房屋采用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预制、机械化安装;墙板、楼板、楼梯之间直接粘接而成,形成一个整体结构,实现了共同受力工作原理;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,安全可靠。
星河建材产品,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、国家权威检测达标产品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、国家级环保推广项目、四川省重大科技项目。2008年获得“ISO9001:2008质量体系认证”;2008年11月成为联合国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向全球推广项目;2009年联合国授予专利发明人周兴和“杰出创新奖”;2010年内隔墙获得国家标准和设计图集;2012年秸秆植物板材获得国家标准;2016年获得城乡建设产品认证;2018年4月装配式房屋获得中国工程建设CECS标准和设计图集;2018年8月装配式房屋获得四川省住建厅工程建设地方标准;2019年12月复合板获得国家行业标准;2020年11月周兴和先生及集团公司团队受菲律宾外交部发函邀请,为菲律宾国家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。